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历代名人    
 
西南巨儒 郑珍
来源:网络
作者:
2025-04-19
评论:0  点击:64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别号五尺道人,自署子午山孩、巢经巢主、小礼堂主人,遵义西乡天旺里荷连庄(今贵州省遵义县鸭溪区)人。出生儒医之家,性静持重,幼嗜读书。母见其异,舍薄田,举家迁东乡乐安里的尧湾(今禹门乡沙滩),与外祖父(黎安理)家就近而居,拜舅父黎间为师。舅父见其过目成诵,聪慧过人,遂将女儿许嫁于郑珍。

清道光五年(1825年),郑珍以优异成绩选为拔贡,深受贵州学政程恩泽器重。七年,程恩泽调任湖南学政,邀郑珍往作幕宾。程恩泽系汉学家,为当时宋诗运动领袖,对郑珍说:“为学不先识字,不足以读先秦两汉之书。”勉励以先哲尹道真为楷模,赐字子尹,井指导郑珍读许(慎)郑(玄)之书,习宋代诗艺。两年后返遵,拜莫与涛为师,继续攻读汉学与宋学,因此与莫友艺相识,共同探讨经文、切磋诗艺,结为莫逆之交。十七年,乡试中举,与莫友芝联袂进京会试。候榜期间,留意搜购古籍秘本,闭门研读,竟落榜回遵。次年,受知府平翰聘,与莫友芝合纂《遵义府志》,历时3年,成书48卷、80余万字。其后,三次进京会试,均未中试,依例选为大挑二等,以教职补用。38岁时始任古州厅(今榕江县)代理训导,继任镇远府学代理训导和荔波县学训导。每届任期虽不足一年,仍努力培训人才。回遵后,先后主启秀、湘川书院讲席,培育郑知同、黎庶昌、莫庭芝等一批俊彦。同治二年(1863年)大学士祁带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郑珍辞谢不就。

郑珍毕生研习汉学与宋学,不立异,不苟同,考订精审,学贯古今,着作宏富,后世誉为“西南巨儒”。其刊行的经学专着有《仪礼私笺》8卷、《轮舆私笺》2卷、《经说》1卷、《亲属记》2卷;文字学专着有《说文逸字》3卷、《说文新树考》 6卷、《汗简笺正》8卷;史志着作《遵义府志》被近代着名学者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中第一”,其外尚有《荔波县志稿》、《郑学录》等;教育着作有《母教录》;农学《鹏茧谱》被行家奉为难得的昆虫学专着。散文、诗艺造诣亦深,着有《巢经巢诗抄》9卷、《后集》6卷、《巢经巢文集》5卷,并辑有黔北明清诗歌总集《播雅》24卷。其诗歌反映民间疾苦,《捕豺行》、《经死哀》、《抽厘哀》、《江边治空诗》等,均为股炙人口的名篇。诗风淳博瑰丽,韵味深淳隽秀,思想性、艺术性极高,被尊为晚清同光体诗家“宗祖”。

郑珍工书画,楷书学颜、欧,参以二王笔意;行草出《争座位帖》,篆书效李斯、李阳冰;隶书习汉碑,亦师邓石如;山水画宗董其昌,苍朴萧散。均有独创风格。

咸同年间,贵州农民起义迭起。郑珍四处奔徙,贫病相加,于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病逝,葬望山堂后山母墓后侧。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