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近代名贤    
 
近代民主革命者 郑士良
来源:网络
作者:
2025-04-19
评论:0  点击:71

郑士良(1863年——1901年),汉族,广东归善(今惠阳)淡水镇人,原名郑振华,字安臣,号弼臣,近代民主革命者。少有大志,跟随乡中父老习武,结识不少会党人物,到广州求学,初入德国教会所办礼贤学校,1886年入博济医院学医,与孙中山同学,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向孙中山表示自己是会党中人,日后可发动会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起义。

1881年,入广州德国教会所办的礼贤学校学习,加入基督教。

1886年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与孙中山同学,对孙的革命主张十分折服,向孙表示自己是会党中人,日后可发动会党参加反清起义。  博济医院

1887年秋以后辍学返乡在淡水圩开设药房,暗中联络会党,为日后起事作准备。

1893年与孙等参加在广州南园广雅抗风轩的聚会,议论组建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团体,未果。

1895年赴香港协助孙建立香港兴中会总部,又与孙等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在兴中会选举会长(伯理玺天德)时,反对杨衢云任此职,力主推举孙,后经孙劝告后方不再坚持。当年起义计划事泄失败后,与孙等东渡日本,不久又奉孙命回国联络会党。

1899年参与组建兴汉会。次年奉孙命在惠州发动起义,初战获胜,各地会党、群众纷纷来投,义军增至二万余人。后因饷械不继,按孙的命令解散义军。仍继续往来于日本、香港之间从事革命活动。

1887年秋郑士良以后辍学返乡在淡水圩开设同生药房,暗中联络会党,为日后起事作准备。

1893年参加在广州南园广雅抗风轩议组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的团体的会议。

1895年郑士良从澳门赴香港协助孙中山筹建兴中会总部,与孙中山等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在讨论起义计划时被指定专门运动广州一带会党,亲赴北江联络会党首领梁大炮,得数千众。兴中会选举伯理玺天德时,反对杨衢云任此职,力主选举孙中山,后接受孙中山顾全大局的劝告才不再坚持。起义计划事泄失败,与孙中山等东渡日本。不久奉孙中山命返港从事联络内地会党的活动。  香港

1899年郑士良参与成立兴汉会,推孙为会长。

1900年奉命指挥惠州起义,连战皆捷,各地会党群众纷纷来投,义军增至二万余人。后因饷械不济,下令解散义军,避往香港。

1901年8月27日在香港饮宴后返寓所途中暴卒,终年38岁。医生检验后称中风所致,一说系清吏收买凶手下毒谋杀。孙闻讯极为悲痛,派人到香港吊唁并给款抚恤遗属。

宋庆龄在《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一文中说到“郑热烈赞同孙中山的主张。他们两人开始联络更多的青年参加革命,并不断讨论斗争的策略”;对郑协助孙进行革命活动的功绩予以肯定的评价。

惠州起义详情

1900年10月8日,郑士良、黄福等在惠州归善(今广东惠阳)三洲田集合三合会党80余人以及革命群众600多人,对新安沙湾发动了突袭。负责守备的清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组织抵抗。毕竟当兵扛枪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关键时刻还是保命要紧,吃饭的家伙要是丢了就没得混了。起义军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下了新安沙湾。

经过短暂的整顿之后,起义军乘胜推进,直逼新安县城。15日,起义军在佛子坳遭遇前来镇压的清军,双方发生激战。有了哥老会强力打手加入的起义军战斗力果然不同凡响,一番激战之后大败清军,杀敌无数,缴枪700余枝。

起义军再接再厉,先后在永湖、崩岗墟与清军鏖战多次。战斗中,革命者们个个奋勇杀敌,而清军则发扬了一贯的一不怕丢人、二不怕背黑锅的精神,配合起义军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到了10月21日,起义军的队伍已经发展到2万多人。就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问题出现了。起义军虽然连战连捷,但是一直都是在打游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根据地。虽然一开始把清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全中国都在人家手里,天天派人跟你们打,时间长了不被打死也被累死。

而且枪不是菜刀、锄头,只要不坏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地用下去,子弹打光了,枪还不如菜刀和锄头,当烧火棍还凑合。更重要的是,队伍的精神领袖孙中山迟迟不能回来主持大局。郑士良多次向孙中山请示,孙中山也很无奈,只好告诉郑士良:你自己看着办吧。

眼看着弹药一点点打光了,郑士良也没了主意,与其坐吃山空,最后被清军一网打尽,干脆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经过安排后,郑士良带着一部分骨干力量再次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轮船,起义军也放下砍刀立地成了良民,三三两两地回家了。于是,轰轰烈烈的惠州革命以这种方式草草收场,令人倍感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郑士良回到香港后并没有因为起义失败而气馁,而是积极筹划再次起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1901年8月27日,郑士良在赴宴时被清政府收买的杀手下毒害死。郑士良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戛然而止,但是他的精神以及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