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宗族文化    
 
郑余庆轶事典故
来源:网络
作者:郑氏网
2025-04-25
评论:0  点击:73

郑馀庆(748年-748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父郑慈官至太子舍人。少时即善写文章,大历十一年中进士,贞元十四年(798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六年, 贬郴州司马。顺宗时召回。宪宗时,为尚书左仆射。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同平章事,元和元年(806年)五月罢相。元和三年以检校兵部尚书兼东都留守。官至凤翔节度使,封荥阳郡公。卒谥贞。

葫芦宴客

郑馀庆清廉俭朴品德高尚。有一天。他忽然请一些与他关系比较好的官员吃饭,大家都感到很吃惊。朝廷的官员们因为老丞相威望高的缘故,都在早晨就上他家去了。一直等到太阳很高了,郑馀庆才出来见客,说了很长时间闲话,大家饿了。郑馀庆对仆人说:“吩咐厨师,把吃的东西蒸得烂一些,要除去毛,不要把颈项折断。”大家相互交换眼色,以为一定是清蒸鹅、鸭一类的菜。一会儿,摆上桌子,放上餐具,酱和醋也都很新鲜很香。好一会儿才等到吃饭,每人面前只有一碗米饭和一枚蒸葫芦。宰相吃得很香,大家也勉强吃了下去。后人便用“烂蒸葫芦”表示饭食粗劣,也比喻生活俭朴。

好用古语

郑余庆通晓《六经》,奏对之时多引用古语。夏绥留后杨惠琳不听朝廷诏令,宰臣多主张用兵。郑余庆也上表皇帝,并引用“仰给县官”、“介马万蹄”等词汇,百官都不晓其意。时论认为他虽博雅好古,但却不合时宜。

南北郑相

郑余庆与堂叔郑絪曾同朝为相,都居住在昭国坊。郑絪府邸在坊南,郑余庆府邸在坊北。时人都称郑絪为“南郑相”,而称郑余庆为“北郑相”。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