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郑氏渊源    
 
榆林郑氏先祖迁徙寻踪
来源:网络
作者:郑氏网
2025-04-25
评论:0  点击:70

郑,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郑姓源出姬姓,得姓始祖是郑国第一代君主郑桓公友。据考证,先秦时立姓于陕西、河南的郑姓一直活动于中原地区,战国时开始进入四川、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两汉时期郑姓由山东进入江浙,此后又南下福建。

在今日的陕北,郑姓人士遍布各地,还有诸如郑家川(榆阳区)、郑家沟(佳县)、郑崖(横山)、郑家碱(子洲)之类很多以郑得名的村庄,这都是郑氏在陕北生存、繁衍、迁徙的有力证明。

佳县榆阳绥德郑姓来自洪洞据佳县《郑氏家谱》研究,此支郑姓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最早定居佳县郑家沟,始迁祖为均埔、均泰、均顺三兄弟。该县《郑氏家谱》记载,此支郑姓81世至90世昭穆范字依次为德、朝、应、法、鼎、周、起、永、继、守。定居佳县郑家沟的郑姓子孙后又迁至榆阳区郑家川、镇川等地,也有的迁徙到靖边县小河乡、绥德县吉镇等地。郑家川一支后人又陆续迁至横山县白界乡和榆阳区各地。郑姓族人迁往白界乡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据先人辞世祭典“义纸薄”可知,此支郑氏始迁祖为80世郑孝与白氏,目前此地94世、95世“国”字辈、“振”字辈两代人居多;91世多为广、兴字辈,现最小辈为98世。

郑氏迁至镇川距今应有500余年的历史。镇川黑龙庙兴建于明武宗年间(1506年~1521年),黑龙等五龙之母郑玉姑的圣母娘娘庙应较此还早。该寺保存的碑刻碑文和当地保存的地契等显示,清代中叶当地郑姓族人有库、有宽弟兄有十余人。当地殿皇峁(嘉庆二十五年,即1820年)、龙岩寺(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石窑沟(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等多处寺庙碑记中出现有库、有信、有敖、有富等郑氏族人姓名。绥德吉镇还有一支历史悠久的郑氏,从祖坟出土的砖瓦记载,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吉镇郑氏家族还培育了一位总兵——郑国珍,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国珍曾在京营任职。

米脂郑氏后裔远迁山西文水横山郑崖郑氏先祖郑应龙,明弘治四年(1491年)由长安迁徙而来。其祖先明初由郑州到长安,应龙父亲武阁将军及大哥耀龙骠骑将军在战争中阵亡,身为龙虎将军的应龙遭诬陷被发配至横山黑木头川,至今已有26代传人,期间迁至柴兴梁等地及延安的子孙也不少。山西郑俊隆子孙在陕北米脂等地人数众多。2011年6月山西交城郑林得知榆林郑氏修谱特意来信告知,始迁祖俊隆生四子,明洪武二年(1369年)全家人连同管家常某离开米脂迁至山西,居今文水县南安村。三年之后,次子郑任又返回陕北老家。家谱记载俊隆的祖先金代由开封迁西安府咸宁县,后到陕北。从金朝1234年灭亡时算起,米脂郑俊隆一支迁至陕北也应有近800年的历史,直至今日,其子孙还在定边县贺圈镇、砖井镇蔡渠村等地分布不少,且与文水郑氏互有来往。80多年前身为民国陆军第一军少将军长的定边人郑思诚,曾在山西文水南安村建郑氏宅院。现年69岁的定边县族人郑怀智,1973年也曾去南安村寻根并到过此院。除此之外,兰州军区中将副司令员郑守增也是米脂人。

子洲县郑氏历史也很悠久,现有2000族人主要分布在淮宁湾乡郑家碱、郑家圪崂、杜家圪台三个村落及水地湾乡的郑山村,其中郑家碱郑氏超千人。据考证,该支郑氏不是明代移民而来,很可能是另一传说的由河南卖艺而至。神、府等县郑氏,一部分祖先是由黄河东岸山西渡河而来,如郑智英、郑智国一支;也有的是由相邻的佳县北迁而至,如神木县郑平一支。除此之外,近一二百年中,零星从外地迁徙而来的郑氏在其他各县也有分布,如横山县韩岔乡郑氏的祖先是1812年从河北迁徙而来。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