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各地郑氏    
 
广西贵港市郑氏支系源流追溯
来源:网络
作者:
2025-04-24
评论:0  点击:85

当前,分布广西贵港市内各地郑氏人口约五万左右,其中属启勤公的直系后代占80%以上。因此,贵港市郑氏支系溯源,应以郑启勤一脉为主线,再尽可能顾及其余支系。

根据本市内原贵县樟木沙村,新塘大郑,龙山各村,平南上渡镇鹿凤、雅埠等村现存族谱记载,都有一个共同点:郑启勤由福建漳州府平和县迁居广西,在贵县、桂平、平南开基发族。平南上渡族谱所载更为详细:郑启勤,字远,号世正。父郑益,伯父郑泗。家住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坂子圩。清顺治间,因郑成功反清复明,清廷对郑姓罪诛九族。顺治十一年(据1984年8月30日福建省漳浦县委档案馆给平南县委党史办的回函所载)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启勤公全家正准备吃团年饭,清兵突来搜捕,启勤急将已做好的年饭酒肴倒进酸糟瓮内,全家逃出,避开了清妖的屠刀,然后投亲靠友,埋名隐居,中间经历一段全封闭无人得知的过程。据史载,清廷曾持续多次对郑姓人究“罪”。按理推,罪民身份的启勤全家已是惊弓之鸟,当然欲住不能,不得不又从寄居地逃出。但是,当时启勤的父亲已年老而且病弱,不可能再踏上远逃之路。因此启勤只好令其妻谢氏先带领其四子——大郎、大祥、大良、大猷,频频叮嘱后向广西方向逃奔。伤心泪别后,启勤公即按原来打算扶持其父历尽艰辛返回其原籍福建坂子圩,生养病医,直至康熙五年至八之间,送终、安葬了父亲克尽了孝道。其后才背上行囊向广东广西寻妻觅子。

按平南老前辈口传,启勤妻谢氏带领四子逃到广西梧州,看到清兵凛凛,杀气腾腾,还在到处抓人,当时四兄弟大抵已懂事,为不被一网打尽,母子五人商量后决定分散逃走。逃到哪里?至少几代人后才向世人展开案卷:大子大郎奔至贵县樟木沙村定居,成为贵县、宾阳至今近三万后代的开基发族祖。大祥大良去向还未能披露。大祥、大猷偕母谢氏逃到桂平,先居下秀里,后改迁油麻有理村。大祥则迁居贵县龙山。父亲启勤,孤身一人餐风宿露,历尽苦楚,大致康熙十九年才奔至广西平南上渡黄京冲。得到当地刘安伯的同情和支持,绝了再寻妻的念头而住下改名斌章。当年他已四十一岁。次年在平南街幸与其早年先到平南的哥哥斌相相遇,后同返黄京冲居住。同年娶邻村刘天职之女而成家,后育了两子:翊琼、翊垣,两女:成姑、县姑。若干年后,刘安伯全家迁徒武宣,把他经营的全部土地、鱼塘竹林等财产廉价出让与斌章。由此斌章公得以开创平南至今大约一万四千后代的繁荣局面。斌章公憾喜参半的一生告辞了人间,享年84岁,夫妻合葬于雅埠村大江边宝地,墓碑刻郑启勤原名,子孙常年祭祀。

平南上渡的族谱记载:我太始祖崇甫公,宋淳熙癸卯科解元(即理宗18年,公元1197年)庚戌科赐进士及第(理宗25年,公元1204年),世居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十五都二图一甲赤湖城月屿堡,立户郑维旭,家声丕振,苗裔繁昌。传至五福公迁至平和县五寨新塘,生三子:超云,灵云,起云。公殁,夫妻合葬于平林乡后面。

起云公,妣陈氏,生五子:名泗,名益,三子轶记。公殁后葬于馆地向下尾兰。

益公(文族公)迁平和县坂子村关帝庙右边居住,大明间以商业为主,经常到日本贸易生意。生于明神宗八年岁次庚辰(1579年3月25),终于清康熙二年岁次癸卯(1663年3月3日)已时,享年84岁。次配林氏,生于明神宗31年岁次癸卯(1602年5月18日)申时,终于明崇17年岁次甲申(1644年2月20日)申时,享年42岁。夫妻合葬于平和县坂子村白云岩上岭大路边,葬地名跑马抛鞍。林氏生二子,长子名传,次子名远。

传公号启信,生五子:斌、与、陈、强、桓。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