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各地郑氏    
 
郑氏简略之----福建概述
来源:网络
作者:郑氏网
2025-04-24
评论:0  点击:100

福州,简称“榕”,别称榕城、三山、左海、闽都。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都市、海西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福州于公元前202年建城,1946年设市。福州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又是重要的文化中心,宋代以来文化教育兴盛,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城市之一。福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福州因市区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两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

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寿山石雕、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牛角梳等。

一、郑氏入闽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中原板荡,荥阳郑氏三十九世郑庠南渡,其次子郑昭为晋龙骧将军,先任泉州刺史,居泉州;后为晋安郡太守,封开国侯,后迁居长乐,卒葬长乐白田今玉用镇)龟山。其子孙“庐于墓侧”。郑昭长子郑衡,官骠骑大将军,生6子:郑琰、郑璜、郑球、郑玱、郑玑、郑瓘。郑琰,字世莹,官威武大将军,子孙迁居福州城门。郑璜,字文昌,官骠骑大将军.子孙分迁白桥、洪屿、湖里。郑球,字子玉,官大中大夫,子孙分居福州,长乐南乡等地。郑玱,字希之,在福州净土寺为僧。郑玑,字仲璿,官大中大夫,子孙迁徙福清。郑瓘,字子康,官大中大夫、建安太守。郑瓘生5:兰芝、蕙芝、恽芝、忻芝、琳芝,分迁福州、长乐、南安等地;郑恽芝,官平原太守,其子孙居福州钓龙台;郑忻芝,官长水校尉,子孙分居平川濑下、闽侯苦竹、横屿和长乐东山。

(一)仓山黄山郑氏支系

后魏时(约407年),郑昭三世孙郑瓘之子郑恽芝、蕙芝、兰芝兄弟定居在福城钓龙台(今台江区),后裔郑本初,官福州路总管。本初后裔智甫生3子:长子郑赓,移迁银湘(今达道路);次子郑广,移迁沙洽(今小桥横街);三子郑庆,移迁藤山。其后裔郑觉,宋治平年间(1064~1068年),从福州沙洽、藤山,移迁黄山。郑觉生子元锡;元锡生子郑鹏;

郑鹏生5子:郑号、良辅、孔嘉、清显、郑易。郑号、良辅、清显先后外迁。孔嘉五世孙郑牧,于元代移迁城门乡的石头东塔村。郑易留居黄山村。后有郑文泽移迁闽侯江口浦里村;郑少岳移迁闽侯白沙花云村。郑克光长子尊耕移迁闽侯青口宏屿村。次子耦耕移迁闽侯青口扈屿村。郑德榜移迁仓山建新谢宅村。郑伙禧迁长乐文岭郑朱村。

(二)仓山城山郑氏支系

宋开宝年间(968~975年),郑仲由莆田迁长乐,后再迁城门城山。郑仲生郑钻,郑钻生郑付。其八世孙郑昱、郑昺;九世孙郑涓、郑浚、郑沆、郑浑、郑蒙等7人.科举蝉联,后人称“七祖联芳”。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七世孙郑天与(章老)分迁胪下村;其弟郑天瑞为军户,迁泉州高浦村。十儿世孙郑孔麟迁闽县尚干七里卜洲村。其后裔还外迁至湖际(郑宜老)、闽侯南屿浦口、长乐首占岭头、晋安后屿、远洋、快洲、琅尾和宁德礁头等地。留在阳厦村的大多是中肩房。

(三)仓山南湖郑氏支系

福州高湖、江边郑氏系仙游南湖郑氏的后裔。郑昭十七世孙郑露、郑庄、郑淑兄弟,先迁永泰福鹤山下,再迁莆田,定居南胡山祖坟之侧,称“南湖三先生”。郑露,官太府卿,留居莆田。郑庄,官中郎将,移迁兴化军浔阳。郑淑,官别驾,移迁仙游巩桥。北宋末年(约1126年),郑淑裔孙源深自仙游巩桥迁福州仓山高湖。源深生孟昭;盂昭生天佑;天佑生郑瑶;郑瑶生9子:郑复、郑谷、郑塾、郑幅、郑籍、理剧、郑集、郑衮。郑复、郑塾、理剧、郑衮留居高湖村;郑籍移迁江边村;郑幅外迁广东,散居今潮州、汕头一带。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郑守从福州高湖迁连江玉山,其后裔分迁连江周溪、窑后、山兜、莘洋等地。由高湖迁福清高山玉楼村的涵谷郑氏,移迁高山西郑村,传至十七世郑心为移迁平潭三门前、三块牌。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高湖郑燕,官水师参将副总兵,迁福鼎县秦屿镇。道光年间(1821~1850年),高湖郑大谟(林则徐岳父),其后裔子孙因官因商,外迁河南、台湾等地。高湖村郑氏还分迁盖山阳厦、照屿、斗门、下镜、棋山下,闽侯源口、甘蔗、铁岭.马尾琅岐吴庄和连江坑园、郭婆等地。

(四)仓山桂阳郑氏支系

唐光启年间(885~887年),郑诚入闽定居闽县黄山桂阳(今仓山城门阳厦村),其后裔衍分3房:中肩房、池头房、河西房。池头、河西房先后迁福州城内、东门外、西门外、水部门外以及洪塘、台江、仓山、闽侯甘蔗、罗源鉴江、长乐潭头、连江东岱、南平太坪和建瓯南雅等地。

福州主要聚居地(村落):

仓山:高湖、江边、城门、黄山、阳厦、胪下、城山、后坂、叶厦、洋下、照屿、斗门、下镜、东塔、谢宅、夏宅、高宅、洪塘、瓦埕、湖际

鼓楼:吉庇巷、西门、水部、洪山桥、板桥头

台江:洋头口、横衡、银湘、钓龙台

晋安:东门、浮村、后屿

马尾:西边、洪塘、亭头、懦江、长安、东歧、东盛、康坂、闽安、快卅

福州郑氏各个村落分布及迁始祖:

一、仓山郑氏

(一)城门镇阳厦村郑姓

唐光启年间(885—887年),郑诚由河南郑州荥阳郑王庄人闽,居黄山桂阳(今城门阳夏村)。今传40多世

(二)城门镇城山村郑姓

宋天宝年间(968~975年),郑忡由莆田先居长乐,后迁城山。

(三)城门镇黄山村郑姓

宋治平元年(1064年),郑觉由福城沙洽(今台江)到黄山陈家为婿,后安家黄山。其后裔分住总管里、夏宅里、刘厝里。

(四)城门镇东塔村郑姓

元代(年代失考),郑牧由福城沙洽(今台江)迁石头东塔(今城门东塔村)。

(五)城门镇胪厦村郑姓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郑天与(章九)由城门(今城门村)移迁胪厦村。

(六)城门镇洋下村郑姓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郑芝生由闽县高湖移迁洋下村。

(七)盖山镇高湖村郑姓

北宋末年,郑源深后裔(名讳失考)由仙游巩桥迁福城高湖。南宋绍兴年间(1146一162年),郑籍由高湖村分迁江边村。

(八)盖山镇叶厦村郑姓

清乾隆年间,郑孔忠由福清南山村迁徙叶厦村。

(九)建新镇谢宅村郑姓

始迁年代失考,郑德榜由黄山移迁凤岗里谢宅(今建新镇谢宅村)。

(十)建新镇瓦程村郑姓

宋末,始迁年代丧考,郑德起由福城吉庇巷移迁洪塘瓦埕(今建新镇瓦埕村)。

二、鼓楼郑氏

安泰吉庇路郑姓

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年),郑自诚由闽侯汤院(马坪)先迁郑庐,郑自诚改名郑性之,后迁福城古庇巷(今鼓楼吉庇路)。

三、晋安郑氏

鼓山镇远西村郑姓始迁年代与始迁祖名讳失考,由长乐县首占迁鼓凤洋乡新西境。

四、马尾郑氏

(一)亭江镇闽安等村郑姓

元至治二年(1322年),郑岐峰,字宣教,由长乐沙京迁马尾闽安镇(今亭江闽安村).裔孙郑洵移迁前洋村,裔孙郑淳移迁西边村。郑淳后裔移迁康坂村,裔孙郑溍移迁东盛村,后裔有居现在朝阳村,亭头村等,侨居海外子孙众多。

(二)亭江镇长安村郑姓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郑达由长乐福湖村迁亭江长安村。

(三)亭江镇洪塘村郑姓

明嘉靖年间(1522~1560年),郑景良八世孙郑旺由侯官县洪塘瓦埕迁江右里洪塘村。

(四)琅岐镇吴庄郑姓

明代初年,郑籍后裔郑世显由闽县江边移迁琅岐吴庄。

(五)琅岐镇衙前郑姓

清康熙初年,定居闽县光德里龙峰山下的郑体恭十七世孙郑世裔由龙峰山下白湖亭移迁琅岐衙前。

(六)琅岐镇琅歧街郑姓

民国28年(1939年),郑守银由闽侯县城门乡(今属仓山区)黄山村移迁琅歧街。

谱牒

一、仓山《南湖郑氏族谱》

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璠始编。谱载明浙江左布政使三山黄泽序和郑氏世系。成化七年(1471年)秋,郑理剧等二修。成化十三年(1477年)春,郑观、邦克载等三修。正德十年(1515年)郑善夫四修,并序;郑宗镇五修。天启三年(1623年),郑灏六修。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郑爌七修。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郑一经八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郑世铭九修。1992年高湖江边联合编成《续修南湖郑氏族谱》。

二、仓山《带草堂城山郑氏族谱》

明正德十年(1515午)始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郑本祥再修。谱裁宋淳祐丁未年始修谱郑诚斋序、明成化年间应天府教授郑宗成重修族谱序、正德癸酉年间郑公寅重修族谱序及王在镐撰城山十景赋、城山郑氏世系图表。1992年,根据残本修成《带草堂城山郑氏族谱》,谱载旧谱谱序和‘城山十景”影印、历代郑氏名人传略、城山郑氏世系图表、科甲蝉联表及闽侯县教育资料等。

三、仓山《带草堂凤山郑氏族谱》

谱载世系图表、题名录和旧谱修谱序、碑记和传略及明成化七年(1471年)、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元年(1753年)、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15年(1926年)历次续修谱序、跋等。1996年第五次续修。

四、仓山《桂阳郑氏族谱》

民国19年(1930年)郑世昌等编撰,谱载明代总谱序、桂阳始祖简介、郑氏世系序、桂阳族谱名字序、荥阳桂阳历代官迹题名录等。1995年。郑有亮根据残本编修《桂阳郑氏惠哲公家谱》,谱载桂阳郑氏族史传录、家谱序、总谱原序及世系图表等。

五、马尾《龙门郑氏世谱》(西边房)

清同治十年(1871年)始修;民国26年(1937年)重修。谱载宋朱熹书撰郑氏族谱序,明马思理郑氏重修族谱序、清王有树龙门郑氏智房族谱序及龙门郑氏世代名次行实、龙门郑氏世系图表,龙门郑氏墓葬等。

宗祠

(一)仓山高湖郑氏亲祠

坐落在盖山镇高湖村。祠为土木建构,四面风火墙,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前石埕两旁分立旗杆碣,木构牌楼式大门,祠厅单檐硬山顶、斗拱,层层出挑,为明代建筑风格。门口有抱鼓石,精雕莲花座饰。祠门匾额“南湖郑氏宗柯”。右立石碑,正面刻郑善夫楷书《郑氏祠堂记》;碑阴刻文征明隶书《南湖郑氏祠堂碑阴记》。祠三进两天井。一进为戏台.二进祠厅,横粱悬挂郑善夫书“祠堂”巨匾.匾内藏历代圣旨.三进为神主龛。左边隔墙外有三公厅.供奉人莆始祖南湖三先生神像。1986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仓山黄山郑氏宗祠

坐落在城门镇黄山村厦宅里。明万历初年建,清乾隆四年(1739年)移建黄山村总里曲尺园。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民国25年(1936年)再修建。祠宽18米,深4l米,占地面积738平方米。四面围墙,墙头雕塑人物山水。祠四进.一进为戏台.二进为祠厅,三进为祭堂,悬挂有“带草堂”、“世德流光”匾。四进.左庑“附堂”,右庑为节孝祠。祠内石柱楹联多为民国25年旧迹及7面“进士”匾。

(三)仓山桂阳郑氏宗祠

坐落在城门镇阳厦村。始建年代失考,民国19年(1930年)重建,1993年再修。祠宽12米,深32米,砖木建构。正门石刻横匾“桂阳郑氏亲祠”为1932年郑孝胥所题。墙头左右双狮遥相呼应。祠三进:一进为戏台,二进祠厅,三进小环楼。祠厅悬挂有郑孝胥书题“长发其祥”、林森书趣“亲亲长长”横匾。

(四)仓山胪下郑氏宗祠

坐落在城门镇胪下村。始建年代失考.清光绪六年(1880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次重修,1986年再修。砖木建构,阔16.6米,深46.6米,建筑面积为773.56平方米,四周风火高墙。祠三进两天井,一进戏台,二进祠厅,三进为理事厅。祠厅悬挂“青紫流芳”,及“朝元”、进士”、“中将”、“延平郡王”等四余面横匾。

(五)仓山城山郑氏亲祠

坐落在城门镇城山村。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始建,光绪四年(1875年)重修;1995年重建。混凝土建构,宽20米,深60米。祠三进:一进为戏台,二进为大厅,三进为祠厅。

(六)仓山龙峰郑氏宗裥

坐落在盖山镇歧头村玉井(今后坂大街村)。土木建构,四面风火墙,占地面积776平方米。祠三进两天井:一进戏台,左右为酒楼;二进祠厅,设神主龛,三进有左右厢房。祠厅悬挂有“诚明祖德”等横匾及石刻楹联。

(七)马尾龙门邦氏亲祠

坐落在亭江镇闽安镇村。元代始建,明末郑成功驻闽安镇抗清,曾到郑氏宗祠谒祖,书赠楹联:“东海望台澎,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清初祠被改作“协台”衙门,宗祠移建西边村外澳,2001年重修。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八)马尾洪塘郑氏宗祠

坐落在亭江镇洪塘村。明代始建“祖厅”;民国27年(1938年)扩建为宗祠;1994年重修。砖木建构。单进双层,建筑面积为489.23平方米,正门匾“洪塘郑氏宗祠”。

(九)马尾长安郑氏宗祠

坐落在亭江长安村南门下。始建年同不详,民国12年(1923年)重修。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四周风火墙,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大厅柱联阴阳两刻,为合此里祠庙独树一帜。1984年,1994年两次重修。2002年收回祠埕,达444平方米。

(十)马尾琅岐吴庄郑氏宗祠

明末清初始建。穿斗木构架,比较简朴。祠为二进,四扇三间,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厅堂悬挂“带草堂”横匾。门联有“荥水家声远;南湖世泽长”。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