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各地郑氏   郑氏渊源   宗族文化   各地祠堂   谱序祭文   修谱素材   历代名人   近代名贤   家谱档案   墓志铭   在线留言
网站公告
 
我们可以为您做什么
郑氏家谱网站联系方式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各地郑氏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海外
其他
    修谱素材    
 
福建漳平新桥逢湖郑氏谱
来源:网络
作者:郑氏网
2025-04-24
评论:0  点击:80

桃源《郑氏族谱》卷二(109页)“荥阳祠址”载:“夫郑氏大宗祠桃源荥阳祠,位居闽省中部原龙岩十五都聚贤里高榄坂。今属大田县桃源镇梅里村洋中。……面积六百一十零八平方米……祠址始奠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一O六九年)。后重建于清康熙十七年(一六七九年),又重修于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大田县郑氏宗亲联谊文史研究会(荥阳郡桃源十八户祠)编《郑氏宗谱》之“重修谱序”载:“……我郑族远始祖冲公,世居开封。其裔负图居于河南道汝宁府光州固始县玉田境。历数代后,在唐中和间,有郑威公随王潮经寻阳转粤东北过江入闽,……先汀州,而延平,而龙岩。五代时,郑泰公少聪累官,返朝任用,职在晋朝制置使、杭州右饶卫大将军检校司徒、金紫光禄大夫兼御史大夫。……宋仁宗时,其裔郑章公(第四代)承职光禄大夫,与叔少聪总管奉旨率众家军调征南闽藩镇兴化府仙游县,至庆历二年(1042年)受奸臣陷害,弃官携兄弟叔侄隐于各州荒野繁衍生息。……宋熙宁年间,为追念先祖之德深,联络闽省各郡,在桃源公馆前鼎建一座郑氏大宗祠——桃源荥阳祠,俗称十八户。而后子孙分诸州各郡为官为宦,枝壮叶茂。”

又《郑氏宗谱》卷三“世系图”(164页)载:远始祖:冲公,字和仕,为光禄大夫,是晋之杰士也。妣陈氏,家居河南道开封府。第一代威公,谥安公,冲公远孙,世居光州固始。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随王潮经寻阳转粤东北过江入闽,公塟于沙县湖源。第二代承泰公,威公长子,生五子,职授晋朝制置使、杭州右饶大将军、检校司徒、金紫光禄大夫兼御史大夫。第三代章公,承泰公四子,生于景德初年,以修儒业著名,少年得志,在朝为官,官至光禄大夫。为人直率,敢于直谏,后因得罪朝廷个别大臣。宋仁宗时,被调征南闽藩镇兴化府仙游县。在仙游任职时,又受奸人陷害。 庆历二年(1042年),他弃官与同来的兄弟叔侄等,各自避隐。郑章徙步龙岩,经沙县转入大田地界。先在大田的福塘落足。一日,郑章来到桃源,行至大处坑前厝水尾时,见天色已晚,见前无村后无店,孤身一人无处安生,又饥肠漉漉,正在左右为难时,见那山垅小溪有菜叶飘流而下,郑章大喜过望,断定前方有人家。于是他沿小溪边往上急走,果见有座草屋。此屋只住刘家一户,母女俩相依为命,苦度时光。郑章便求宿于此。次日郑章醒来,当他出屋细看时,才发现此屋只有一室一厨,方知吕氏母女在房外一夜未眠。此情景使他十分过意不去。却见母女没有一点睡意且喜形于色,还在议论着甚么。吕氏忙告诉他昨晚发生的怪事。原来昨夜她家的一群母鸭皆生双蛋,母羊也生双羔。认为郑章寄宿是好兆头,是“贵人”。这时,吕母也发现他内穿着官服,于是要把女儿许配给郑章。是时的郑章流落他乡,身无分文,只得婉言谢绝,但吕母再三恳求,郑章只好借故推说:“如您女儿有四乳,方为我妻。”没想到吕氏之女真有四乳。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再加上他亦看透世间凡尘,此地可为隐居避世,建立家业,方才应允了这门婚事。婚后生活安定,生育了九胎十八子。并于北宋熙宁二年在桃源梅里洋(原高榄坂)与兄弟叔侄共十八户合建了这座荥阳祠。

章公生四子,金紫公(第四代)为第三子。金紫公生二子:一翁公、二翁公。一翁公(第五代)生二子:十一公(聪)、十五公(智)。十一公(第六代)生三子:二十八公,居武陵东山头丘顶;二十九公(居武陵东山中央祠);三十公(第七代),居武陵东山合园祠,妣陈氏,开基武陵东山合园祠,公妣合塟在桃源赐福祠后。生一子:四六公。四六公(第八代)生四子:小八公、叔明公、叔和公、十二公。十二公(第九代)生二子:六二公、二十四公。六二公(第十代)生二子:十三公、二十六公。二十六公(第十一代)生二子:二十八公、四七公。二十八公(第十二代)生四子:文大郎公、七七郎公、九一郎公、九二郎公。七七郎公(第十三代)生二子:大一郎公、大二郎公。大二郎公(第十四代)生二子:五郎公、七郎公。五郎公(第十五代)生一子:隐石公。

隐石公(第十六代),元至正年间由桃源连京迁至肇基南安县石井镇。桃源《郑氏宗祠》卷三“各地肇基祖世系图”(150页)载:“南安县石井镇肇基祖:隐石公”;又载(193页):“隐石公(入南第一代)——(历八代)——芝龙公(入南第八代,总第二十三代)——森公(入南第九代,总第二十四代。森公即民族英雄郑成功)。”

2000年10月30日,世界郑氏宗亲会致函大陆海协会、福建省文化厅、大田县文体局称:“据台湾成功庙文档记载:大田县桃源东山郑五郎公生隐石公,后隐石公迁居南安郡。另查安溪族台郑氏谱中记录:隐石公迁南邑八代后郑芝龙公生郑森公(成功)。郑氏谱中与台湾成功庙文档里均有记载由郑成功上溯十一代远祖久居桃源,两种资料记载相吻合。由此可知,大田桃源的荥阳祠为郑成功的远祖祖祠。”并恳请有关单位将桃源荥阳祠辟为古迹文物保护。

由上可知,郑成功为大田县桃源镇郑氏祖章公的第二十二代后裔。桃源荥阳祠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远祖祖祠。

桃源荥阳祠,沥风沐雨近千年,庇佑郑氏子孙繁衍生息、兴旺发达。正如《郑氏宗谱》卷二“荥阳祠址”所载述的那样:“祠之四境挺秀,祠基之后屏远依王山,雄巍高耸,巅戴云霄。……远观楮林并列,山财峦之,文峰迭起,皆是清秀优雅;近观青水排帏,紧连蓝水,环绕回报南山。”1993年,在海内外郑氏后裔的共同筹资努力下,荥阳祠再次修茸一新,当年农历八月初一为荥阳祠祭祀活动日,郑氏播衍海内外的二千多后裔代表聚集荥阳祠,在此寻根谒祖。台湾省台南市郑氏理事会派代表亦前来寻根溯源,国内三省十多个县市一百三十多个村庄亦派代表参加祭典,堪称盛世郑氏盛会。

大田桃源传入漳平市新桥镇蓬湖村

--------------------------------------------------------------------------------------------------------------------------------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论区    
 

用户名:
评论内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收费标准 |  友情链接 |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郑氏家谱网    苏ICP备16066759号